就业创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创业工作

中国制造2025,机械类专业需要培养怎样的毕业生

发布时间:2022-02-25


 

中国制造2025,机械类专业需要培养怎样的毕业生?

 学职平台 学职平台 2021-10-22 18:00

https://mp.weixin.qq.com/s/ATHodT-CubS1OU5axm4-WA

        机械工业在全国工业中占比为20-30%,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机床行业、农业机械、航空航天装备......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机械技术的进步。

        机械类专业是工学门类中的大家族,因为各行各业,只要涉及到生产线、机械装备,不管是设计研发,还是安装、维修,都需要机械人参与其中,所以它也常常被称为“万金油”专业,每年都有大量学生选择报考,可以说是就业不愁。但也因为太“万能”,常常被说工资不高、工作环境艰苦。

那么机械类专业就业情况怎样?薪酬如何?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长远目标,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机械类人才?今天,我们综合学职平台的线上调查结果,一探究竟。

学科特色差异大


01

        机械类专业在我国有着长久的历史,是传统的工科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教育源于1913年的电气机械科,已历经百年的变迁和发展。

历经百年,机械技术却在不断进步,机械类专业也在不断更新优化。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重大突破,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机械类专业应运而生。

学职平台专业人才库显示,约有12.6万人毕业于机械类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在专业设置上各有侧重(如图1)。

640.png1.png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高职(专科)阶段】毕业生人数占36.8%,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更强调技术操作与工程应用。在升学接续的本科专业上,各高校常规定为材料类、电气类及机械类专业;

机械类专业【本科阶段】毕业生人数占比最多,约58.7%,机械类专业主要培养“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满足使用要求的人才”。学职平台专业百科数据显示,机械类本科生集中的考研方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类专业。

        机械工程类专业【研究生阶段】毕业生人数占比4.5%,注重科学研究和掌握专业领域的技术难题。根据自身特色,招生单位会细分不同的研究方向,例如陆军装甲兵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设置了“装甲车辆理论与总体技术”“装甲车辆动力系统理论与技术”“装甲车辆机电液系统测控技术及故障诊断”等具有鲜明军事工程特色的学科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机械类专业较为注重各学科融合,例如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的课程设置涵盖了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以及机械大类核心课程。

就业专业对口度高


02

        一般来说,从事产品生产、加工的制造业企业,通常都需要使用生产线以及各种机械设备,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能够进行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在设备使用前的安装、使用中的维护、检修等工作中也有用武之地。制造业吸收了大量的机械类毕业生。

除制造业外,教育业、信息和建筑行业等都是机械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具体分专业来看,以各学历层次毕业人数较多的专业为例(图2)。


640.png2.png

        从机械类人才的行业薪酬和就业稳定性来看(如图3),吸收了大量机械类人才就业的制造业薪酬仅次于信息行业,略高于金融业,远高于建筑业、教育业及交通业。根据毕业生对就业稳定性评价情况,制造业的稳定性(5.3)远超过信息行业(4.8),次于交通运输(5.7)和教育行业(5.5)。


640.png3.png

注:行业与薪酬数据来源于毕业4年以上毕业生,稳定性数据来源于毕业3年内毕业生

        毕业3年内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为79.7%。

        机械类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认同度较高,对专业相关的职业认识较为充分,毕业生通常会选择技术技能型职业。根据学职平台职业调查显示(图4),各学历层次毕业人数较多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研发工程师等岗位。而备受关注的车辆工程毕业生则与多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集中在汽车相关岗位。

640.png4.png

        同时,机械类人才职业薪酬还受工龄影响(图3)。总体来看,五大工程师岗位从业3年内的平均月薪都超过6000元,从业4年后的薪酬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汽车底盘/总装工程师平均月薪增幅最大,接近翻番。

640.png5.png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主导性、支柱性产业,正在进入转型和智能化发展阶段,重复性、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将逐渐被机械取代,高复杂性、高智能化岗位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凸显,这就要求从业于制造业的机械类人才有更高含金量的技术技能、多元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学历水平。

就业集中在沿海地区


03

        从机械类专业毕业毕业生就业的城市来看,如图6所示,工业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以及北京市等地是机械类人才主要聚集地。山东省以“制造业+教育业+建筑业”为主导,除山东省外,其余地区的机械类人才就业行业结构呈现出“制造业+信息业+建筑业”的特点。

640.png6.png

        具体到城市类型,机械类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及以下就业的比例为13:20,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占比如图7所示。数据表明,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存在“重心下沉”现象,这与制造火箭、飞机、船舶、列车等大型企业的地区分布及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一定相关。

640.png7.png

        同时,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来看(图8),近半数(48.4%)的毕业生选择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工作的比例均排在第一位,且毕业4年后,机械类人才在民营企业的平均月薪接近薪酬参考线6000元的2倍,仅次于三资企业。

640.png8.png

        综合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沿海工业基础较为发达的城市是机械类人才的集中区域,且由于机械工业对于企业位置的要求和革新发展,机械类人才显现出就业下沉的趋势,但薪酬表现并未随之“下沉”。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势必带动机械类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需求。

中国制造2025的未来


0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针对制造企业中特别之处,到2025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可见,高技能制造类专业人才需求巨大。

        从人才需要来说,根据《中国制造2025》,制造类规模生产企业将一般实现全自动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其生产方式呈现出多技术、多学科融合的新特点。由此,产生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首先,随着重复机械性劳动被智能设备代替,岗位操作者逐步向知识性技术技能人才转变;其次,单一岗位逐步向复合岗位群转变,比如数控车工往往只要求精操作,但现在既要求精操作,也要懂工艺和编程等,这就要求从业者有复合的知识技能。为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机械类专业需要培养复合技能型技术人才。

        此外,《中国制造2025》提到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其中,“创新”在驱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举足轻重,在创新驱动意识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往往会进行设备创新、产品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等。教育主管部门也意识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0届,这极大的激发了各高校积极培养机械设计、制造的创新人才。由此可见,机械类专业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毕业生。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机械人才,机械行业将迎来利好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网,《解读2021“半年报”:城乡收入比缩小,恩格尔系数下降》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光明日报,《面对制造业智能化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

经济日报,《大国重器撑起中国“机”梁》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环球时报,《中国机械产品如何成为世界冠军》

环球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下发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冯利,《“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思考》


编辑:拾一

校对:雨花石

终审:寒露
本文版权归学职平台所有,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好友不需授权,其他转载请发消息联系我们。